
1. 一般检查:通过体重、身高、视力、血压的检测,了解血压及全身的一般状况。
2. 肝功能检查:了解肝脏功能情况、是否有肝功能损害、胆道阻塞等。
3. 肾功能检查:了解肾功能、诊断肾炎、肾衰、尿毒症、痛风等。
4. 血糖检查:空腹血糖,了解血糖情况,诊断糖尿病。
5. 血脂检查:血脂代谢紊乱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预测与营养学评价。
6. 血型检查:是输血、组织血源、推测子代与亲代之间的遗传鉴定中的首要步骤和重要依据。
7. 乙肝检查:了解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在体内所处的状态。
8. 艾滋病抗体测定:此方法为艾滋病初筛试验。
9. 梅毒抗体测定(TP-Ab):鉴别诊断曾经感染和现阶段感染,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血清梅毒感染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信息。
10. 血常规:诊断贫血、感染、血液系统肿瘤,了解造血,凝血功能。
11.尿常规:诊断尿路感染、尿蛋白及尿糖等泌尿系统疾病。
12.大便常规+隐血试验:(1)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、胆、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、炎症和出血等情况;(2)筛选和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;(3)粗略判定胰腺的分泌功能;(4)诊断消化系统的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。
13.腹部B超:检查腹部器官肝、胆、脾、胰、肾、输尿管、膀胱、前列腺(男)、子宫妇附件(女),协助医生诊断相应器官疾病,如: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肝脓肿、肝血管瘤、肝癌、胆囊性息肉、胆囊结石、胆囊癌、胰腺假性囊肿、胰腺癌、肝大、肾囊肿、泌尿系结石、肾错构瘤、肾癌、肾输尿管积水、前列腺、卵巢、子宫相关病变等。
14.乳腺B超:检查乳腺囊性增生、乳腺囊肿、纤维腺瘤、乳腺癌、乳腺炎症及脓肿等乳腺病变,有效的进行乳腺癌的普查。
15.乳腺彩超:采用彩色多普勒高密度复合探头检查乳腺组织病变及血流灌注情况,在乳腺增生、乳腺囊肿、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。
16.阴道B超:从阴道近距离看子宫附件,能更清晰的观察器官病变,在诊断妇科疾病方面起重要的作用。
17.甲状腺B超:检查甲状腺如:甲状旁腺增生、甲状腺囊肿、腺瘤、腺癌、转移癌,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大,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。
18.心脏彩超:使用彩色多普勒高密度复合探头检查心脏内部结构和血流变化,对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、心瓣膜病等心脏的器质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。
19.心电图:通过仪器检测心肌电生理变化、分析图形,为诊断心肌梗塞、心肌病、心绞痛、束支传导阻滞、房室肥大、预激综合症、心包炎等各种心肌疾病提供准确的信息。、
20.经颅多普勒(TCD):通过超声探头检测了解脑动脉供血的真实性,协助临床诊断有否脑动脉硬化、脑血管的血流改变等。
21.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: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,消化溃疡的主要病因,也是非贲门胃癌的一个明确治病因子,有上腹部,腹胀,嗳气,恶心,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建议检查。
22.胸部正侧位片: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肺结核、肺炎、肺癌、肺气肿、肺间质纤维化、肺动脉高压等肺部疾病,同时也协助诊断食管、心脏方面的疾病。
23.颈椎正侧位片:主要用于辅助诊断颈椎体骨折、椎间盘突出、颈椎骨质增生、颈椎退性行变等颈椎病。
24.腰椎正侧位片: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腰椎椎体骨折、腰椎间盘脱出、腰椎骨质增生、腰椎退性行变、腰椎椎体滑脱、脊椎侧弯等腰椎病。
25.CT平扫:对体内肿瘤和脓肿作出鉴别,并协助临床医生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,对各种血管病变,增强CT扫描正确率更高,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。
26.胃镜:诊断各型胃炎、胃、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,同时,结合病理学检查诊断各种上消化道癌症、息肉,是当今广泛应用于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技术。
27.肠镜:检查整个结肠、直肠病变,结合病理学检查诊断结肠息肉、结肠炎、结肠癌。
28.白带常规(CTB):用传统的方法在宫颈取脱离细胞检查,做癌细胞筛查。
29.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(TCT):用于诊断宫颈癌的最佳方法。
责编:颜洪
【2022-3-26成长ABC】高楼小学: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
【2022-2-26成长ABC】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
【2022-01-08成长ABC】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: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
【2021-12-11成长ABC】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
【2021-11-13成长ABC】攸县话,你会说吗?
【2021-10-30成长ABC】“芙蓉学校”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
【2021-10-16成长ABC】风雨中的向阳花
【2021-10-02成长ABC】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
下载APP
分享到